103 骂李善长那个老六(第三更求月票)-《明初:开局救了个公主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毕竟一个儿子,一个女婿,如果要是领兵打仗的能力锻炼出来了,那老朱家的江山就稳了一分。

    要不然,老朱家除了他会领兵打仗之外,就全是外姓人领兵打仗,他不放心的!

    朱棣和张一凡领兵,能不能灭了倭寇不重要,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学会领兵打仗的能力,这就是他朱元璋的算盘。

    可此时,他刚斥责了张一凡,说军国大事非同儿戏,这边胡惟庸就呈上一份有关的奏章,他要是不理就有点说不过去了。

    因此,朱元璋不管心中怎么想,还是接过了奏章。这份奏章不是别人,就是蓝玉上奏的。

    内容一如胡惟庸所奏,说军中能打的将领无数,燕王和驸马才刚成年,又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,让他们去打倭寇实在不服众,他蓝玉愿意担此责任,领兵打倭寇去。

    他这份奏章,至少从一般情况下来说,肯定是有道理的。可关键问题是,蓝玉压根没有看到朱元璋的真正用意是什么。

    一如当初的叶伯巨,自以为分析地正确,对藩王的事情侃侃而谈,结果不就关到监狱里去了。

    好在蓝玉和那个叶伯巨又不一样,他是个有背景的。蓝玉是常遇春老婆的弟弟,以前就在常遇春军中效命,并且作战也勇敢,还肯动脑子。

    为此,常遇春经常在朱元璋面前提起,也给朱元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    只是在大明开国之初,名将如云,蓝玉这个后辈,被淹没在了名将堆里,压根轮不到他独自领军,发挥出他的军事才能。

    也可能是因为这个缘故,蓝玉还在熬着前面的那些名将给他让出一个独自领兵打仗的位置,结果没想到,他还没等到呢,他的后辈就要独自领军打仗了,这岂不是让他不上不下,又不知道要苦苦等机会到什么时候?

    所以,蓝玉上这个奏章,并不是只是酒喝多了,而是真得有一肚子怨气憋着的。

    朱元璋看到是蓝玉的奏章,也是有点头疼。蓝玉是个将才,这是可以肯定的。

    而且这个蓝玉,说起来也算是老朱家的远房亲戚,是大儿子老婆的亲舅舅,不能算外人。

    对于亲戚,朱元璋总是多一点宽容。因此,虽然蓝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挑衅他四儿子和大女婿,但这毕竟算是家里亲戚的纠纷了,于是,朱元璋便把奏章往御案上一放,淡淡地说道:“此事再议!”胡惟庸一见,就知道这是留中的意思,所谓的再议,谁知道什么时候再议,就看皇帝是不是还想说这事而已了。

    原本他还想着看别人给张一凡他们找麻烦,他高兴,结果看不成热闹,他当然是失望的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