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只是用商业手段,确实不大可能。按照古代的习惯,大规模征发民夫,以省为单位,各州府分段包干,估计用一年时间就能全国主要官道都是水泥路。 这也算是君主集中制下,集中力量干事的优越性。但是,这种方法是不能持久的,因为这是建立在剥削民夫的基础上。 时间久了,必然会有问题。对于老百姓来说,原本没有水泥一事,也就没有这个徭役。 结果水泥出来了,他们要多服一个徭役,哪怕这个水泥路修好了,所有人都会受益,但就老百姓本身来说,估计也没几个人愿意服这个水泥劳役。 说不定,因为这个事情,张一凡都会背负骂名,骂他献这个水泥干啥! 因此,就听他对朱元璋说道:“父皇,如此做法,我会背负骂名,父皇亦会背负骂名。徭役这种,轻启不得啊!”朱元璋是农民出身,当然知道徭役会有多不受欢迎。 但是,他确实想修水泥路,还要用水泥来兴修水利。这些事情,在他看来,是为国为民,可不是以前王朝那种只是为了个人享受而动用徭役。 此时,他基于对张一凡的了解,不由得有点好奇,便问道:“那你有何法,既能修成官道,兴修水利,亦能不劳民,不被百姓所骂?”胡惟庸在边上听了,心中不由得嗤笑,哪有这么好的事情,既要又要的,看你怎么回陛下! 可谁知,张一凡听了,却是立刻回答道:“有两种方法,可以避免被百姓骂,却又能办成事,各有优缺点。”胡惟庸一听,更是不信,还两种方法? 怎么可能!朱元璋也是好奇,立刻追问道:“哪两种方法,都说来听听?”张一凡听了,毫不犹豫地回答道:“第一种方法,就是改徭役为雇工,所有出工的民夫,都能领到钱,这样他们就不会有怨言了……”他的这个话还没说完,就见朱元璋眉头一皱道:“你不是说钱不能乱印么?要不然,此法倒也可行!”虽然他还是没理清钱这个复杂事情,但是已经知道大明宝钞确实不能随心所欲地印。 要不然,他确实可以给所有民夫发钱,反正就是印一下的事情而已。胡惟庸在边上听得有点懵,什么钱不能乱印,我怎么不知道? 张一凡当然不知道他心中想什么,只是继续回答朱元璋道:“钱确实不能乱印,朝廷一时之间也没那么多钱,那也没关系。可以打白条,给每个民工发官府盖印的白纸,约定最迟多少给清……”朱元璋听得无语,不得不打断张一凡道:“那朝廷还是没钱,如何兑现?” “是啊,驸马,朝廷的钱粮紧张,就算拖延几年,怕也没有那么多钱的!”胡惟庸听了,连忙附和道。 张一凡听到,看了他一眼,然后回答朱元璋道:“修完官道之后的水泥作坊还会继续烧制水泥,这个水泥用来卖钱,用这个钱来兑现百姓手中的白条即可!也就是说,这些白条是以将来水泥收益作为信誉进行背书的。”说到这里,他不等朱元璋发问,就连忙又补充道:“为了能正常维持水泥作坊的运转,后续水泥作坊要按照正常的作坊管理,里面做工的人要付钱,综合得到水泥成本,加上一定利润卖给需要水泥的人,他们可以修房等等,甚至官府要用水泥也要出钱买,如此一来,水泥作坊便能长久运行,所得利润就能还钱。等白条兑现完了之后,收益再归官府所有。” “还有,可以提前说明,表现好的民夫,可以优先成为水泥作坊后续的正式雇工赚钱。”胡惟庸听了之后,挑刺道:“那回头要是没人买这个水泥,又如何来钱还那些白条?至少卖不了那么多钱吧?如此做法,怕是不稳妥吧?”张一凡听到,看着他说道:“也可以采用第二种方法,不要一下铺开,就不打白条,水泥作坊先卖钱,所得收入再用来修官道,修水利!卖多少修多少!”在他说话的时候,朱元璋一直在思考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