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六章 国民军(二)-《肖恩的奋斗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这就是政治制度天然上的不同。

    这种政治模式和权力上的制衡,极受贾维亚本地的上层人物推崇,拥有更多的自治权当然是一件好事,尤其是在当前的形势下,他们要受到来自圣城更多的压榨,沉重的负担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。

    肖恩在《热那亚人报》上看到梅杰教授的署名文章,他这才想起自己的大学还有这样一号人物的存在。

    设想很美好,也符合肖恩并未宣之于众的规划,但这需要时间来酝酿。因为南方各省当中,差距也极大,而自私是人类的本能,整合的难度相当大。

    一些具体的建议极富有参考价值,肖恩实际上已经在做了,萝丝和罗兰-希尔被他派到了北方。

    肖恩派人找来梅杰教授的履历,但眼下肖恩的全部精力被组建国民军的大事情所牵制。

    第1师肖恩不必太费心,因为这个师成立已经有段时间了,但这个师的战斗力因为扩编显然下降了不少。

    肖恩命维尔斯和佩罗萨分别下到第2、3师指导组建工作,自己则坐镇帕特纳姆堡主持全局,他将司令部设在军事要塞里。

    募兵进展的不错,热那亚开出的薪水以及富有鼓动性的宣传,吸引了许多北方出身的矿工和产业工人参军。

    另外还有许多小知识分子因为爱国热情而加入进来,这些人当中一些优秀者将会成为军官苗子,但同时这些人也是“不安定份子”。

    现在基本架构有了,甚至连军服都由康氏纺织及其他纺织公司准备好了,3万5千人的内外至少3套军装,以及被服、睡袋、行军帐篷等等也不是一个小数目,原本这些公司几乎要破产。

    普瓦图联合技术公司的军火生产倒是一个瓶颈,但现在并不需要将这两个新建师真正武装起来。与此同时,一此私人公司也在为战争作准备,军火产业俨然成了热那亚人投资的热点,他们无视圣城的禁令,而是根据热那亚三级会议的法令行事。

    1835年5月底,国民军的3个师在帕特纳姆堡郊外的新军营,开始了它组建完毕后的第一次集训。

    而在此时,肖恩收到帝国皇帝和军令部的追加任命,其本人被授予中将军衔。

    无论圣城方面私下里如何地表达不满,他们还是捏着鼻子认了。在任命书上,卡洛斯二世用十分赞赏的口吻颁布敕令:

    “诚如伯爵所言,唯有战斗才能获得真正的和平!”

    作为某种回馈,热那亚人通过包税公司,交纳了原本就应该交纳的部分税金,以此表示对圣城的尊重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