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闻此言,毕自严动了心思,眼珠一转不觉摇头,“原本下官自认明白,不过被您这么一问……下官含糊了,还望大人点拨。” “聪明人。” 王承恩依旧那副冷面,目光环视众人,毕自严心中一动,要所有人退出等候。再无闲杂人等,他又亲手送上香茶之后,方才又问,“大人,您有什么话,现在可以说了。” “好。” 王承恩眯着眼,盯着桌上还冒着热气的茶水, 突然笑出声来,“毕大人,咱家知道心里一定很奇怪,为什么自己顶撞了陛下,还会得到重任,不妨与你直说,只因为朝野上下,除了你之外,再没有人更适合着手这件事,所以陛下对你并没有原谅。” 一听这话,毕自严心头一沉,他注意到王承恩言语间一个用词“原谅”,这就侧面证明了皇帝的确在生自己的气。 作为臣子,这对他而言是十分不利的。 毕自严没有说话,就像小学生一般看着王承恩,期待他之后要说什么。 “你知道吗,当一个大臣触怒天颜还被挽留,且不论什么理由,予以重任,只有两种解释。”王承恩说着,用手在茶杯中沾了一下,在桌上画了个圈。 “要么,就是天子圣明,任人以贤能,量材治天下……要么,就是天子心中愤恨,却珍惜官员的功绩,磨刀霍霍间,把生死抉择交给当事人,你猜猜,陛下是什么意思?” 这样的送命题,毕自严很清楚,无论怎么回答都不对,自己可不能触这个霉头。 想了想,他反向王承恩求教:“王大人,下官愚昧,不敢妄自揣度龙心圣意,您常年陪王伴驾,还请你点拨。” “哼。” 虽然王承恩笑的特别不屑,可还是给了他一个不是答案的答案。 “其实无论陛下到底怎么想,毕大人都应该记住一点,天子圣明,可内行厂却是一把屠刀。这本书收好,此乃陛下交给你的炼糖宝典,不可轻易外泄。咱家言尽于此。” 话说完,王承恩将朱大皇帝所写的那本书,轻轻搁在桌上,起身就走,根本不管他有多么惊骇疑惑,片刻之后,大堂只留毕自严一人,默默无语。 他是真搞不懂,这老太监最后那句话是什么意思,难道是在威胁自己不成? 实际上,连王承恩自己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解释,毕竟那句话就是他凭空捏造,信口胡说的。 目的就一个,只要能把毕自严说的心里含糊,那就是成功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