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杨肇基这句话脱口而出,根本没有丝毫犹豫,“我大明自成祖以来,一直都是天子守国门,岂会有割地一说?” “……杨大人这么说就未免不近人情了。”皇太极说着,把手伸进茶杯里沾了一下,之后在桌面上描绘起辽东和大明交界处的地图来。 “杨大人请看,只要从这个地方让出一点地方,就足够我们大金休养的了, 到时候咱们双方之间和平通商,互不侵犯,再由我们抵抗蒙古,如何不好?杨大人是不知道,今年以来,多番征战之下的辽东,已是人马具疲……我们真的累了。” 不知道为什么,可皇太极这番卖惨行为,还是让杨肇基心中十分的提防,而且看样子,到此刻为止,皇太极已经不再打算继续说下去。 可杨肇基却非常希望搞清楚,到底是出于什么,能让这位辽东之王,如此舍得下脸皮来卖惨。 百因必有果! “皇太极,本官……” 杨肇基这边方才开口,可皇太极却一抬手,制止了他,“杨大人,你什么都不要说,本汗先讲,刚刚说的那两件事,其实是一个因果关系,而且我大金愿意率先表现诚意,这也是本汗前来的目的,我知道说得再多,也不足以取信你们的皇帝,所以本汗希望这一次杨大人能够亲自随本汗往辽东一行,当你亲眼看到这一切之后,孰真孰假自有公断,有些话请大人来讲,总比本汗自说自话好。” “还有吗?” 皇太极颔首,锐利的目光,终于和缓了几分,“如果杨大人同意本汗所说,愿意与本汗前往辽东考证,那么本汗即刻就下令,让阿敏、豪格还有多铎停兵,不再进攻马世龙,并且在山海关外,后撤十里驻兵,直到你我双方最后签订了国书为止。” 不得不说,皇太极此刻给出的条件,的确诱人,就连杨肇基多少都有了一些心动,可是他并没有给出回应。 理由只有一个,那就是他清楚自己这个人,绝不值这个价码,而皇太极更不是个自愿亏本的人。 月光下,小棚中,三人之间,顿时陷入了微妙的沉默。 京师郊外,密云方面。 朱大皇帝也是在今夜悄悄离开皇宫的,除了他身边的随从,以及那些知情人外,满朝文武,包括除了周如玉的后宫其他嫔妃,根本没有一个人意识到皇帝离京。 骑在马上,朱由检心情大好,连他自己也不知清楚,到底有多久没有走出京师,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