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1章 背黑锅!-《大明:史上最强皇帝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事到如今,也算是暂时有了个了结。

    这是朱大皇帝的让步,也是他的缓兵之计!在这一次朝会前,最后一分钟,他才将所有计划制定完毕。

    同时确定,使用时,能够保证绝无差错。

    首先第一步,当然是要在朝堂上甩锅,把所有问题和责任都一股脑扔给他们温体仁和周延儒。

    之后,再从国内选择两块容易控制的地区,推行商税、商牌。

    首选之地,一南一北,分别是天津和应天府。

    但这两个地方虽然朱大皇帝已经有了打算,却必须要借用周、温之口道出才行。他们想得没错,这个“恶名”仍需他们来承担。

    正所谓新时代,新国家,自己挣钱自己花。

    他们两个都那么卖力的挖坑了,怎么好意思不把果子还给人家呢?

    选择天津,是因为它原本就是水旱码头,关税重镇,其次也是因为它包含在京畿之地,无论国策推行怎样,或者说出现任何问题,自己都能及时反应,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而言。

    天津方面的一切操作,都可以从御书房直接下达,这样就免去了中途很多手续和时间。

    至于选择应天府,也就是南京,是因为那个地方不但有南三营管着,同时锦衣卫在应天府也有自己的主要分所。

    南三营,指的是驻扎南京的三千营、五军营和神机营。

    当然它们的名字、建制虽然和京师三大营相同,但是其兵员数量以及军备、战力方面,相差悬殊。

    朱大皇帝完全可以利用这两个衙门,把应天府牢牢控制在手中。

    而且两地分列南北,也能最直观的从获取数据上,将大明经济侧重和体系进行完整分析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可以一举两得。

    不过在这两步中间,朱大皇帝还设计了一个专门用来泄恨连环套——打廷杖!

    只是这个廷杖,不能落在温体仁和周延儒身上,毕竟名不正言不顺的事,是不能做的,而朱大皇帝也有自己的适宜目标,那就是倒霉蛋——闵洪学。

    要说此人很有意思,他出身望族,是闵氏的第十三世孙,弘治朝刑部尚书闵珪第五世孙。

    崇祯三年三月,闵洪学被任命为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。

    是上一次挨打的右都御史张捷的顶头上司。

    这个人,不算太好,身上没有太多劣迹,但是身陷党争无法自拔,眼下他正躲在温体仁的庇护下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