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章 风光-《猎户农妻致富忙》
第(3/3)页
虽说订婚了的男女结婚前不能见面,但因为李帛的那个小茅屋就在张家屋后,赵小秋在那里教村子里的女人纺纱织布,他只要躲在自家后院的竹篱笆边,就能看到未婚妻的身影。
看到赵小秋被那些女人众星拱月般围着,张自承就觉得与有荣焉。想想这个温柔贤惠能干的女人以后就是自己的妻子了,对于以前没能和李帛成亲的遗憾也就消除了。
翠花每次看到小叔子偷偷摸摸张望的样子就想笑,去后面的小茅屋看赵小秋织布时,便示意赵小秋往自家后院的篱笆那里瞧,让这对未婚夫妻都羞红了脸。
眼看端午节将近,李帛托人买了些染料回来,用赵小秋织出的布料,为她做了一套大红嫁衣。用于做嫁妆的棉被则是杨昱用自己新学的手艺弹的,被套自然也是赵小秋织出来的棉布做的。
别小看这两床铺盖,若是花钱去买,棉花和面料合起来,少说也要十来两银子,不要说云来村,就是桃花镇,也很少有人家能为女儿置办这些东西,因此到了婚礼的前一天,按照风俗是抬嫁妆的日子,那些大姑娘小媳妇,看到李帛家摆出来的嫁妆,自然是羡慕的不得了。
且不说棉被这样的奢侈品,就是那套样式新颖实用的组合家具,也让她们品评议论了好久,而且成了新的潮流。
张家送来的彩礼里面的十两银子,李帛全给买了东西当嫁妆还回去了。两匹上好的印花细布,一套细瓷碗碟,一个农村人少见的铜镜,一套银头饰,还有一些其他的小物件。
如果把所有嫁妆的价值算起来,李帛不知贴补进去多少了。赵小秋的感激感动自不必说,村子里的人也是纷纷赞赏李帛的大方,毕竟这样多的嫁妆,不要说那些农户人家,就是在桃花镇那些有钱人家里,也是很少见的。
李帛如此做自然也有她的理由,赵小秋是她的干妹妹,给她长脸也是在给自己长脸。再说了,自己刚穿越来云来村,张大娘一家人对她的照顾,她可是从没忘记。
这些嫁妆全摆在院子里,称为亮嫁妆,等看热闹的人看够了,张家搬嫁妆的人才来搬过去。
搬嫁妆也不是那么容易搬的,还需要给红包,给的红包要让新娘子家满意了,才会让动手搬。自然,这个红包一般也就几十文钱,如果新娘子家嫁妆丰厚,则红包也要相应的丰厚一些。
张族长家娶儿媳妇,出手自然也不会寒酸,见李帛给准备的嫁妆如此丰厚,搬嫁妆的红包也封了个一两银子的红包,惹得村子里的人连连感叹,不愧是云来村老首富和如今的新首富之间的较量,都出手大方啊。
其实对于李帛如此大手笔的嫁一个干妹妹,杨昱的那些叔伯婶娘堂嫂们都还是很有些意见的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