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章 水墨画-《猎户农妻致富忙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掌柜的,你知道离这里最近的,有种植棉花的地方是哪里吗?”

    那掌柜的没认出李帛,却认得杨昱,见她打听种植棉花,立刻说道:“咦!以前我们少东家不是帮你们带了棉花种子回来吗?”

    杨昱笑道:“我们这次是去学如何纺纱织布,这附近没有种植棉花,也没人会这手艺,必须到南方去学。”

    掌柜不赞同道:“纺纱织布,多麻烦啊,还不如多打猎,然后直接用钱去买。”

    杨昱笑笑,没有赞同,也没有反驳他的观点。

    李帛笑道:“除了学纺纱织布,还要学一些别的东西,所以掌柜的,您就告诉我们,哪儿有种植棉花就成。”

    掌柜的想了想说道:“听说景州那一带就有种植棉花,你们到清河县走水路,大概半个月左右就能到。”

    李帛和杨昱对望一眼,都很是欢欣,半个月左右,那路程还不算远。

    要知道,在古代,出一趟远门,走个几个月都是常事。

    那掌柜的又说道:“等会我们去清河县送货的马车就要走了,可以顺便载你们到清河县。”

    李帛和杨昱一听大喜,连连道谢。

    在桃花镇补充了一些干粮,搭上了去清河县的马车。

    去清河县有一天的路程,因为他们是中午时分才出发的,因此晚上还要在半路的客栈投宿。

    第二天,到了清河县,那送货的车夫很是好心,拐了弯,将他们直接送到了清河县的码头。

    清河县果然要比小小的桃花镇热闹繁华几倍。街道上都铺着青石板,人来人往,吆喝声不断。

    酒楼,客栈,卖各种东西的店铺,一切都让李帛看得新鲜无比。杨昱也是第一次来清河县,同样看得啧啧不已。

    李帛顿时感叹,咱两果然是乡巴佬进城啊。这还只是个不大的清河县,要是到了更大的城市,更是要看花眼了。

    其实对于她来说,这里卖的东西不过是新奇,更多的是带着一种欣赏古董的心思。这里的东西毕竟不能和现代的相比,就拿妇人们头上戴的饰品来说,哪怕是真金白银,那做工,那款式,还没现代的那些地摊货精美好看。

    清河县有一条大的河流联通南北,因此水运很发达,河面上来来往往的大小船只不断。

    车夫将他们在码头边放下,继续交货去了。李帛径自去和几个在闲聊的船夫攀谈起来。打听了一下,果然如那山货铺子老板所言,离这里最近的种植棉花的地方,是景州。去那里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,一般只有跑远途的大船才会去,像他们这种没有客舱的小船,是去不了的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