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章 释然-《猎户农妻致富忙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不一会儿,就有几个大姑娘小媳妇过来串门,她们觉得李帛见多识广,还会唱歌讲故事,和她在一起闲聊很是有趣。

    李帛将花生,干野果等抓一些出来,给那些跟来的小孩子当零嘴。大家围在火盆前做些针线活,嘻嘻哈哈的聊天。

    进入冬腊月,还没到年根前,对于农村的女人来说,是难得清闲的时光。男人们要进山打猎,为过年的肉食做准备,女人们除了准备一日三餐外,都是聚在一起做做针线活,闲聊打发日子。

    下午申时末左右,那些聚在这儿闲聊的妇人们已经各自回家了,李帛又坐了一会,正要起身去做饭,门外传来脚踩雪地上发出的咯吱咯吱声。

    李帛向外一张望,顿时张大了嘴巴,只见杨昱肩扛手提,背后背的,都是猎物。

    这么多猎物,这也太离谱了吧。

    杨昱脸上也挂着得意和开心的笑容,见到李帛惊讶的模样,笑得更开心了。

    “木头,你该不是把山里的猎物都打死了吧?”李帛笑着迎了上去。

    杨昱将扛着的狍子,还有野鸡野兔等猎物都放下,笑道:“这也多亏有了弓箭,要是还是用猎叉,就不可能有这么多收获了。”

    杨昱的弓箭是托人从清河县买回来的,是那儿最好最贵的弓箭,花了快二十两银子。李帛见识过杨昱的射箭水平,他对射箭似乎很有天赋,虽然没达到百步穿杨的水平,但只要是射程内的野兽,很少有能逃掉的。

    看来今年是可以过个肥年了。

    李帛去做晚饭,杨昱则去收拾打回来的猎物。

    日子一天天过去,转眼就到了过小年,祭灶神的日子。这一段时间,杨昱不辞辛劳,天天进山打猎。打得的猎物太多,自然不可能全留下,很多就交给去桃花镇的村民帮忙卖掉。

    因为李帛怀孕,杨昱不再轻易出去,有什么要买或者要卖的东西,都是托人帮忙。他打的猎物多,经常也会分一些给本家亲戚,或者送一些给帮忙买卖东西的村民,大家自然也很乐意帮他买卖货物。

    过小年这一天,杨昱没有再去打猎,而是在家里祭灶神。

    俗话说,男不拜月,女不祭灶。拜月指的是七月初七的乞巧节,又称女儿节,也是古代的妇女节,这一天女性都会摆设香案,供上瓜果糕点,对月祈祷。这种节日男性自然不会去凑热闹。

    祭灶神则不许女性参加,对于这一点,有个可笑的说法是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,不让女人参与,是为了避男女之嫌。

    不要说古代的厨房里都供有灶王爷画像,就是在现代,很多农村里都还有这个习俗。李帛记得外婆家的厨房灶台旁的墙壁上,就贴有一张红纸灶王爷画像。不过再她看来,那张画工粗糙,线条简陋的灶王爷画像,横看竖看,也没看出哪儿像小白脸了。

    杨昱在灶王爷画像前摆上融化的糖,还有清水,豆料,秣草。后面的这三样是给灶王爷的坐骑享用的。焚香祭拜后,将糖涂抹在灶王爷的嘴巴上,这是为了让灶王爷去天上玉帝那儿,多给说些甜言蜜语。

    拜祭完后,将旧的画像揭下来焚烧掉,贴上新的灶王爷画像,就算是将灶王爷送走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