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张老太脸上带着满满的回忆,详细报出一串牢牢记在心里的地名,“我是淮北省,明江市,永安县,桂生产大队的,好多年没回去了。” “咳咳!”福宝呛到了。 张老太急道:“哎呀,吃慢点!” 福宝眨了眨眼睛,一脸高兴道,“奶奶,咱两是老乡,我也是桂村来的,啊,咱桂生产大队改成桂村啦。” 张老太惊喜不已,“真的呀!” 老乡见老乡,两眼泪汪汪,老太太拿起手帕开始抹眼泪。 陈香兰满脸无奈的安慰婆婆,“妈,这是高兴的事,您快别哭了。” “香兰啊,你不懂,妈心里苦啊,过了几十年,没想到还能见到老乡,难怪我听福宝说话亲切,看见福宝就喜欢,咱那水土养人,瞧这女娃娃长得多精神,福宝,咱生产……村里还好吧?” 福宝笑道:“好着呢,村里人现在日子好过了,家家户户种植药材挣钱,好些人家起了新房子,村里修了一条路直通县城,出行也方便了。” 张老太听的直点头,“修路好,咱那靠山,以前出去一趟真不容易,翻山越岭,去县城要走好几个小时,腿都要走断了,那个累哟,你爸那会儿念书真不容易,起早摸黑,饿着肚子,走几个小时山路去上学,哪像你们现在这么舒服。” 陈香兰知道公公婆婆是一起长大的,两人在乡下结的婚,后来公公考上大学也没有抛弃婆婆,带着婆婆走出农村。 真是鸡窝里飞出来的金凤凰。 婆婆时常念叨家乡,想念家乡人,开始是出行不方便,后来是走不开,转眼几十年过去。 张老太笑眯眯的看着福宝吃饺子,眼里满是慈爱,就跟福宝是她亲孙女一样。 陈香兰看见婆婆的眼神,心里有些不好受,还有深深地愧疚,他们夫妻去医院检查了,没有孩子,是她的问题。 张老太问道:“吃饱了没?” “嗝!”福宝用一个饱嗝证明自己真的饱了。 张老太以为福宝是京大的学生,就道,“福宝,要不你干脆住我家吧,总是借住人老师的宿舍不好,我家正好还有一个空房间,我儿子儿媳有自己住的地方,你搬来还能跟我作伴。” 福宝笑眯眯道,“奶奶,住不了,我是华大的学生,暂时来京大工作,而且,我家在京市,等这边工作结束,我就回家住了。” 张老太愣了一下,“啥,你家在这边?” 福宝点点头,“我家去年搬来京市的,我爸妈爷奶都来了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