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4.第364章 科举舞弊-《吾家上仙是只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深深叹了一口气的书生仲举表示,他那个同乡实在冤枉,不过,以往恩科考试时,考生夹带之事儿,也是屡见不鲜。

    每次恩科考试,舞弊的事情在所难免,像是在考场内抄袭、换卷、传纸条的事情时常发生,根本制止不了,除非加大考场监管。

    而像“枪替”和“冒籍”这种事情,事前不进行严密的核查,也根本杜绝不了。

    恩科舞弊,屡屡发生,虽然每年都进行整顿,但却是治标不治本。

    木忆荣也曾参加过恩科考试,还考中了进士科,成为了白衣公卿。对于科举之事儿,他再了解不过。

    确实如书生仲举所说,虽然每年恩科开考都会进行各种核查监管,但是舞弊之事儿仍旧不断,根本无法杜绝。

    且科举本身,就存在不公平性!

    有句话叫做“上品无寒门,下品无士族”,恩科既然存在论荐这项选择,就代表了阶级制度存在的优越性。

    比如,学问一塌糊涂的木忆星,即使没有通过春闱考试,但仍旧依靠二皇子的关系,拥有了秋闱会试的资格,这便是官家子弟的优势。

    听到木忆荣与书生仲举二人的对话,木忆星感觉有些不自在,暗暗埋怨他娘,非得让他接受二皇子的论荐好意,不相信他能够通过自己的本事,参加今年的恩客会试考试。

    同样因为走后门而拥有了参加恩科会试资格的曹永乐,却是完全没有感到任何的不自在,一边有滋有味儿的喝着茶水,一边用笔蘸着墨水,将木忆荣说的有关恩科考试的事情全都详尽的记录下来,提前为考试做好准备。

    木忆荣见曹永乐对恩科考试如此上心,又忍不住说了木忆星两句,让他好好向曹永乐学习,对恩科考试多用点儿心思,不要整日里吊儿郎当,这样怎么可能会考取好的成绩。

    对木忆荣的教训,木忆星一向充耳不闻,不以为意。

    眼见木忆星完全不受教的样子,木忆荣无奈的摇摇头。他这个弟弟,就连祖母和母亲的话都不听,就跟大闹天宫,谁都不服的孙大圣投胎的一般。除了如来佛祖,也不知道什么人能够治得了他!

    不再理会不停劝告的木忆星,木忆荣看向书生仲举,问他对恩科考试,还有什么问题想要知道?

    思忖了一下之后,书生仲举询问木忆荣,可知今年为防舞弊,选择的是“糊名”还是“誉录”?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