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八五五章 鸿胪丞-《晋末多少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关中都督府早就已经设立了通事馆,而朝廷的四夷馆按理说正对应通事馆,可是总不可能让主管外事的大鸿胪带着四夷馆的人去和杜英谈,那是几个意思?

    把朝廷的郡公、车骑将军当蛮夷来看待?

    所以属官们也觉得索性朝廷也设立通事馆,就让谢家五郎来担纲。

    司马昱自然也想到了谢石,因此看向了谢安,相比于属官们因为私人恩怨或者公事恩怨对江左世家们的愤愤不平,司马昱的心态倒是非常平和,知道现在是两方唇亡齿寒的时候,因此也愿意在这些事上先征求谢安的意见。

    论治国理政的本领,司马昱自问还是比不上谢安的。

    谢安自然知道这些人的小算盘,缓缓说道:

    “这一次不如就让鸿胪丞去一趟吧。”

    此时朝堂上的鸿胪丞不是别人,正是刚刚跳出来嚎了一嗓子的蔡系。

    经过京口一战,司马昱自然也明白了蔡家这个心比天高、本事不济的子弟是个什么货色,再加上朝廷现在的确已经没有什么外事需要处理了,南边的百越早就消停,而北边直面的两个威胁最大的敌人——桓温和杜英,名义上都是朝廷自己人,自然每次不仅仅不能让鸿胪寺出手,甚至还得回避一下。

    所以把蔡系放在这个位置上,也是等于雪藏了,不过现在正是用人之际,蔡系也作为王府的幕僚出现在堂上。

    此时听到谢安直接点名自己,蔡系顿时打了一个哆嗦。

    他的确是和杜仲渊不共戴天,当时京口外江面上沦为阶下囚的耻辱,以及后来杜仲渊嫌弃的释放他的羞辱,这些都让蔡系想一想就浑身发热,攥紧拳头。

    但······都不共戴天了,蔡系的确是不怎么想再见到那凶神恶煞一样的杜仲渊。

    因此在众目睽睽之下,蔡系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,一声不吭。

    司马昱的目光也落过来,谢安会选择蔡系,这让司马昱有点儿不理解,但蔡系的本职工作就是对外交涉,现在要把鸿胪寺转换为通事馆,肯定也是用原班人马的好,蔡系的确应当换个名头、继续履行这个本职工作。

    大概是谢安担心总是让谢石往来两边,到时候一旦达成什么不利于朝廷的协定,会有更多的人质疑甚至是谩骂谢家吧。

    这家伙,在自己的生前身后名上,可是谨慎得很······

    更何况这一次谈判注定了只是为了拖延时间,所以到时候谈判破裂,双方再起战端,说不定就会让人怀疑使者的能力,与其凭空受到质疑,还要犹豫是不是能做出解释,还不如从一开始就不参与其中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