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七八五章 为他人作嫁衣裳-《晋末多少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其实抵达随县之后,苻黄眉有两个选择,一个是直接向北进攻樊城,此时荆州军正在樊城和南阳的周隆对峙,周隆的兵马不少,但是实战经验不多,长年累月驻扎南阳,操练上也以守城为主,因此双方在樊城打的有来有回,一时难以分出胜负。

    而若是苻黄眉直接抵达樊城,那么整个实力对比的天平都直接被掀翻了,苻黄眉麾下身经百战的河洛军可以轻易地攻破樊城、增援此时盘踞在襄阳北城的雍州世家。

    一旦襄樊被攻破,那么荆州的北大门就彻底敞开了。

    当然,在此过程中,苻黄眉还需要想方设法战胜荆州水师,否则沔水两岸还是很难直接连接。

    至于另一个选择,自然就是直接南下杀向江夏。

    这么做的坏处有很多,孤军深入、远离河洛,粮草补给能不能跟得上是一方面,而且是不是还来得及救援河洛又是另一个重要问题。

    前者还能... ... ?

    够就食于敌,可是后者······

    倒不是河洛军的将士们思乡心切,实际上河洛军的士卒绝大多数也都是来自关中、南阳和许昌等地,洛阳周围早就已经被打成千里荒野了,哪里还有可能凑出来这么多丁壮?

    本章未完,点击[下一页]继续阅读-->>

    【晋末多少事】  【】

    就算是有丁壮,都督府也更倾向于让他们开垦荒地而不是投军。

    关键就在于河洛军顶着“河洛”的名号,守卫河洛是本职工作,结果现在把河洛丢在脑后,甚至为此还导致都督处于险境之中千里迢迢跑到江夏去作战,这难免会让士卒们心中惴惴不安。

    主帅到底想要做什么?

    关中练兵,一直在注重提高士卒的识字和思想水平,这样能够让士卒在精神层次上团结在关中新政的周围,但是这样带来的弊端,自然就是士卒逐渐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。

    他们有主见了。_& ?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