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若局面真变成沮授所说的那样,那就成了用徐和的五千人,去换张卫的一万五千人。 从数字上来看,似乎不亏。 可账不能这么算。 张新麾下的士卒,那都是投入大精力训练,投入大价钱武装的。 和张鲁的鬼卒根本不是一个档次。 五千精锐换一万五千民兵? 亏死了好不好。 况且张新此次出兵的目的,是快速平定汉中。 一旦徐和被灭,杨昂回援,光靠杨凤麾下的黑山军,显然不足以强行攻克南郑。 那么让徐和按兵不动,避免陷入包围呢? 也不行。 徐和翻山这步棋,是必须要走的。 阳平关距离南郑太近了。 若不能将杨昂大军调出去,阳平关的援军只要半天就能赶到。 张新军本就是一路疾行,体力不足。 纵使拦截,也不可能尽数拦下。 人能坚持的住,马也坚持不住。 若让杨昂的援军跑进城去,那张新这几个月的苦心谋划就全白费了。 法正思来想去,发出一声赞叹。 “沮军师高见,正佩服。” “孝直聪慧,只是年轻了些。” 沮授笑道:“只要稍加历练一番,未来不可限量。” “军师谬赞了。” 法正谦虚了一句,话锋一转。 “只是下吏还有一问,望军师解惑。” “孝直请说。” 沮授点点头。 法正开口问道:“我军若是接应徐和,却让张卫大军回到城中,当如何?” 沮授呵呵一笑。 “那我军不就可以按照孝直所说,去打张卫留在成固的那些兵马了么?” 法正恍然,心中再无疑虑。 鬼卒的战斗力,比起黑山军来说,还是差了许多的。 从之前的战报来看,张卫想要顶住杨凤,至少需要在那边留下一万人。 若这一万人被张新吃掉,汉中就该人心震动了。 一万五千精锐汉军,在汉中平原横行霸道,想想就可怕。 到那时,张新完全可以令徐和等人率领步卒攻打阳平关,自己则是亲率骑兵看住南郑。 阳平关对外,那是依山傍水,险峻无比。 纵使攻城方有兵力优势,也无法全部展开。 可对内嘛...... 也就那么回事。 汉军不仅可以在平原地带从容展开,甚至还能爬到山上,居高临下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