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秦松抚掌笑道,“泰山百姓听闻主公仁义之民,必定蜂拥来投,届时泰山郡中之地遍地无人,要来何用也?” 众人再笑。 “此计妙也!” 刘备惊喜于秦松的谋略,不由抚掌称赞,“子正所言,颇为精辟,备恨不能早日得子正效忠!” 秦松颇为感动,拱手一拜,“承蒙主公看重,松自当竭尽全力为主公谋划!” 厅堂内自是一片祥和气氛。 刘备又言,“久闻泰山民风彪悍,郡内似乎还有黄巾余孽,若能将这些黄巾余孽全部收入麾下,岂不是更好?” 黄巾余孽! 这个词语一出现,众人皆是沉默。 秦松沉思一会儿,谏言说道,“青州本有百万黄巾,所过之处,寸草不生,后被曹操降服,从中挑选精锐青壮,组成数万青州兵从而崛起。” 这件事情众人皆知。 当初那支青州兵还差点灭了徐州。 后续青州兵回师兖州,又打得吕布抱头鼠窜,战斗力可见一斑。 “泰山黄巾人数虽不如青州黄巾,但胜在精锐,皆是泰山本地悍民,主公若能得其臂助,或可拉起一支胜于青州兵的军队。” 闻言。 关羽神色大振。 刘备亦是颇为兴奋,思索如何施为,“或可让臧宣高出马。” 他本是泰山人,在郡内有极高的声望。 或许他能劝服郡内黄巾来投。 想到这里,刘备兴趣十足,“吩咐下去,召宪和、子瑜前来费县,待臧霸收降附近泰山兵后再议招募泰山黄巾。” 泰山郡的情况,极为复杂。 大致地区,呈“三”分部,山地-平原-山地-平原-山地。 徐南这快地区属于臧霸和孙观等人的地盘范围,再往北则是泰山黄巾的势力范围,他们逢山搭寨,遇水而居。 想要一个个剿灭,非一年半载不能成功。 就看臧霸面子够不够大了。 … 【叮!恭喜宿主,获得泰山之战胜利,获得一条一流武将线索,获得兵法——三十六计之苦肉计!】 …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