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后续的事情,主公应该是知晓的,陈公台叛曹迎吕,反戈一击,实在非人臣所为。” 刘备闻言这才得悉陈宫的恶劣事迹,难怪不被陈登所喜。 士族朝秦暮楚很正常,臣子投降都能接受。 可这般背主之事,会被唾弃。 陈登沉思一会儿,终是脱口说道,“陈公台是兖州士族推举的领袖,迎接曹操,曹操却不用兖州士族而用颍川人。” “陈公台此人亦是野心勃勃之人,欲要创建大业,事实却与他所想背道而驰,唯有寻找一位容易掌控之人才能实现他的抱负。” 刘备当了两年半的徐州牧,一经陈登点拨,旋即明白要害之处。 陈宫这是心底不平衡了。 我费尽心思为曹操争取一州之地,竟然连核心圈层都进不去?曹操多少有点过河拆桥的意思,让兖州人极其不爽。 后续陈宫迎吕布便顺理成章,和他们一起举兵。 刘备不知道陈登是否有“提醒”自己的意思。 也有可能因他仁义,不会追责这番“僭越”而直言。 刘备给陈登一个鼓励的眼神。 后者秒懂,心领神会,嗤笑一声,说道,“吕布背主,陈宫也背主,这对主仆倒是臭味相投。” 刘备被陈登这句话逗乐了,拂须大笑,“元龙真乃妙人。” 陈宫亦是如此。 先投曹操,后迎吕布,背刺前主。 再投徐州,又谋刘备。 三心二意,毫无忠诚可言。 此等人有谋略又如何? 你坏就坏,得有底线。 陈登说到最后,挑着眉头,献上一策,“以主公之望,收服吕布,大有可为,但有一个前提。” 刘备来了兴趣,贴过去问道,“如何?” 陈登嘴角一撇,“除去陈宫。” 刘备一愣,旋即明白陈登的意思。 陈登自信一笑,眼神炯炯,说道,“吕布胸无大志,容易掌控,若除去陈宫,无人再其身边煽风点火,自是手到擒来。” 确如陈登所言。 吕布胸无大志,而陈宫野心勃勃。 他要收服吕布,必先除掉陈宫。 陈宫反复在前,刘备也不敢用,杀了也就杀了。 如今他有陈登,张昭,诸葛瑾,陈群,乃至后续的丞相诸葛亮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