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份功劳,不会比大皇子平定南境要小! 天武皇闻言有些好笑,看向赵祈安道:“你莫觉得朕小气,朕给你的这些封赏,其实不值一提,真正的好处……还得等你到了须弥山,朕只能保证绝不会让你失望。” 赵祈安躬身道:“陛下恩赐已是丰厚,臣感激涕零,不敢多求。” “不老实……” 天武皇轻啧了几声,嘟囔般的低语了一句,,随后想了想道:“那朕再赐你一物,算作补偿……” 下一刻,他神色一肃,喝声道:“赵祈安接旨!” 赵祈安撩袍跪下:“臣在。” …… 与此同时,京郊皇陵,太庙之内。 庙内正中央,立着一尊雕像。 身披帝王铠、手持天子剑,头戴一顶包裹着半张脸的银白头盔,腰间挂着镇国大印。 这雕像,乃是大乾朝开国皇帝归元皇之雕像。 在归元皇的雕像后头,左右立着两排常年不灭的红烛,正当中一个香案上摆放着一个个灵位,上头无不书写天子庙号。 而在殿中,百官列在两排,大宗伯姬礼元立于雕像之前之下,大皇子姬武昌单膝跪地,低头受命。 “……幸得天命,今有皇子武昌,平西南异族之祸,功在千秋,福泽万民。朕念其勋劳,为彰殊绩,特封姬武昌为一品王爵‘平南王’,赐食邑三千户,荆州离阳郡至中交郡一带皆为藩国。可依制设立王府,内置长史一员、司马一员……等等若干,以佐王事,整饬府务。” “赐金玺、紫服、玉带……” “望吾儿武昌受封之后,不忘初心,拱卫社稷,率麾下将士,守土安民,为朕分忧,为苍生谋福。切勿恃宠而骄,当恒怀敬畏,修身立德,永保国恩。” “钦此~” 当姬礼元诵念完毕,又从身旁人手中接过一个盘子,递给了姬武昌,贺喜道:“平南王,恭喜了。” 姬武昌面色冷峻,俯首拜下,朗声道:“儿臣必不负陛下所望!” 他叩首三拜,这才站起身来,从姬礼元手中接过了属于他的王玺金印! …… 养心殿内,同样有一封旨意宣读。 “赵祈安听旨。” “臣在。” 赵祈安撩袍跪地,低眉持礼。 天武皇坐在龙椅之上,沉声道:“你献法有功,朕今日赐你金书铁卷一册,将来只要你不谋逆、不叛国,朕保你一命!” 同样是两封圣旨,相比于太庙之中的隆重,这封天武皇亲口宣读的旨意却是那么朴实无华,只有简短的这么一句话。 甚至于金书铁卷这东西……其实也是鸡肋。 大乾朝不是没有赏赐给外臣的金书铁卷,但真犯了事,该杀头还是杀得人头滚滚落地,甚至于金书铁卷的持有者都没几个能善终的。 唯一的用处,也就是犯事之后各部不得私加刑罚,可以直接面圣请圣裁。 赵祈安不明白天武皇此举何意,但有的赏自然是好事,俯首道:“臣谢陛下恩典。” “平身吧。” 赵祈安站起身来。 可等了许久,也没有等来金书铁卷。 “陛下,这铁卷……” 赵祈安委婉得提了一句,提醒着天武皇是不是忘了什么东西。 天武皇哈哈一笑道:“到底是年轻,这铁卷若是私底下给你,顶个屁用?等过两日,朕差礼部官员,带着那金书铁卷在这京都城内外游街一圈,敲锣打鼓得送到你府上去,你且回去等着就是。” 赵祈安眼神微微闪过诧异,很快便明白了天武皇此举的目的。 这份奖赏,重要的不是金书铁卷本身,而是要彰显天武皇要让整个京都城都知晓,他赵祈安的圣眷有多浓厚。 从此往后,赵祈安身上的标签,不会再是哪个皇子的人,而是当今陛下的人! 这是……天武皇要将他视为“自己人”了么? 赵祈安若有所思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