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闻言徐铭依旧神情镇定。 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胸有成竹的自信。 就在昨天晚上,他成功完成,对孪生素数猜想证明的最后公式。 考虑到等完整论文撰写出来,还需要一定时间,索性趁着今天的机会,直接在报告中写出证明步骤。 刚好也能省略掉后续论文审核验证。 于众多数论顶尖专家面前,宣布孪生素数由猜想正式转化为定理。 不多时。 徐铭和卡茨教授以及萨纳克教授,来到举办学术交流报告会的报告厅外,等待迎接伊万尼克等顶尖学者。 在数学的严谨态度下,没人会在这种时候迟到,何况还是关于多尺度解析筛法的优化报告,于是没过多久便率先见到了从罗格斯大学赶来的伊万尼克教授,近前后目光瞬间便锁定在徐铭的身上。 “听到你重新优化了多尺度解析筛法工具,我可是连今天的事情都顾不上安排,便匆忙乘车往这边赶路程。” “希望今天会在报告中得到惊喜。” “放心吧伊万尼克教授,你不会失望的。”徐铭主动伸手握住伊万尼克郑重回答。 伊万尼克点头道:“我一直相信你会做到的。” 说完才把目光看向卡茨和萨纳克两人,用半开玩笑的口吻表达一句不满。 “你们这次既然邀请了徐铭报告,怎么都要开始了才想起来通知我,若再晚上一些可就要错过了,幸好路上行程还算是比较顺利。” 把伊万尼克的话听进耳中,卡茨和萨纳克两人,还真有些不知该如何回应。 短暂顿了数秒,方才开口讲明实际情况。 “抱歉。” “这次是我们年刊的失误。” “关于多尺度解析筛法优化的事情,我们也是昨天才刚刚知晓。” “原本还以为徐放弃了理论数学转去物理系。” “这件事我也知道,不过以我对徐铭的了解,清楚他是绝对不可能放弃自己所热爱的学科。”伊万尼克没有丝毫停顿便立刻接上了一句。 使得卡茨教授和萨纳克教授两人,脸上表情瞬间就涌现出尴尬之色。 没办法。 谁让他们先前收到徐铭的邮件,真以为徐铭放弃了理论数学转去研究凝聚态物理。 结果压根就没有这回事。 站在旁边听完几人的全部对话,徐铭也未想到这件事的传播范围竟那么广,恐怕少不了某些海外媒体报道。 但眼下显然已经完全没有必要去讨论,于是连忙补充把话题揭过去。 “伊万尼克教授。” “距离报告会开始还有些时间,您舟车劳顿辛苦,先进去休息一会儿吧。” “也好。”伊万尼克表示同意。 而几乎就在伊万尼克被人领进报告厅的下秒,威滕和德利涅的身影出现在视野中。 值得一提的是,徐铭先前并没有见过德利涅。 原本正暗自在心中思索,威滕旁边的身影是谁,耳旁就响起了萨纳克的声音。 “德利涅教授您来了。” 穿着深色西服身材高大的德利涅,闻言先是冲萨纳克简单点下头,然后锐利审视的目光便锁定在徐铭身上。 “你的多尺度解析筛法工具我看过,确实非常巧妙。” 仅给出一句评价便不再多言。 徐铭则谦逊回应道:“谢谢德利涅教授对我的认可。” 他是以同为数学人的身份回应,如果是学术界之外的人士见到德利涅,则需要喊上一声德利涅子爵。 至于卡茨的注意力,则是放到旁边威滕身上。 眉宇间闪过些许疑惑。 在普林斯顿大学,谁不知道威滕是物理学家,尽管曾经学习过数学,但对于数论领域没怎么研究,按理说像今天这种关于数论的报告会议,应该不会出席参加才对。 思维运转到这里,还是忍不住主动询问了句。 “威滕教授是陪德利涅教授一起来的吗?” “昨天我和徐铭交流的很愉快,他的物理直觉和天赋非常适合研究弦理论。”威滕未卖关子如实回道:“我今天是想看看他的数学水平究竟如何。” “如果稍差的话,还是尽早去研究物理的好。” 光明正大的表明自己真实想法。 明摆着想替物理界挖人。 卡茨和萨纳克听到这番话,脸上也是不由得浮现出几分尴尬之色。 顿时有种想吐槽的冲动。 当真是自己从数学转到物理领域,便想拉别人也去研究弦理论和量子场论。 不过碍于威滕的身份和学术地位,这话肯定不会说。 到嘴边变成了对徐铭数学水平的肯定。 “那威滕教授可要失望了,徐铭在数论领域的天赋是其他人难以相比的。” 徐铭把几人的对话悉数听进耳中,实属没想到在燕京大学被几位教授争夺也就罢了,结果来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却依旧避免不了此种问题。 甚至参与争夺的教授身份地位更高。 暗自思忖下,脑海中突然闪过,之前刘新杰说的话。 “难道我真成学术魅魔了?” 连忙摇摇头把念头压下,随即同卡茨和萨纳克一起走进报告厅内。 …… 能容纳数百人的学术报告厅内,此刻尽管只坐了一半位置不到,但含金量却是和国际数论会议差不多。 除数学年刊的主编萨纳克,数论编辑卡茨教授,还包括世界顶尖数论专家伊万尼克教授,以及德利涅子爵和威滕这位菲尔兹奖记录保持者。 丝毫不夸张的讲,随便拎出去一位,都能在学界引起不小的热议。 也就是陶哲轩距离普林斯顿较远,时间上会来不及。 否则肯定也会发出邀请。 至于后面的其他人,则都是数学研究生,以及普林斯顿学派数学教授。 就在萨纳克等人在前排坐下后,只见一位学生模样的金发男生拿着笔和空白草稿纸。 分别发放给前几排的众位数学教授。 但到德利涅这里的时候,却是抬起胳膊冲其摆了摆手表示拒绝。 “我不需要。” 旁边卡茨见此,忙主动搭话开口进行解释。 “是这样的德利涅教授,徐铭的报告内容,总会有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构思。” “发放笔和草稿纸,可以随时能推演验证。” 关于这个小巧思,正是他特意提出来的,且还是基于上次国际数论会议体验考虑。 记得当时看到徐铭,提出多尺度解析筛法的动态化。 表明筛法工具能根据不同问题进行优化,立刻便觉得手痒想要展开推演,但比较遗憾的是未能达成所愿,最后还是在伊万尼克主持的晚间讨论上,才和大家一起深入探讨分析验证可行性。 眼下有机会再次听徐铭的报告,且还是优化后的新多尺度解析筛法。 肯定要多做准备。 德利涅对数论的研究同样不少,虽觉得徐铭的多尺度解析筛法称得上精妙,却也没到让他忍不住笔算的程度。 基本上都能在脑海中直接推导。 因此听完卡茨教授的话后,依旧坚持自己的决定。 “不用了。” 倒是另一边座位上的威滕,顺手接过了几张草稿纸以及黑色写字笔。 “卡茨你这点想的周到,也给我两张。”不远处伊万尼克则是主动索要。 毕竟他当初也出席了国际数论会议。 上午九点。 徐铭准时站在报告厅讲台上,且手中没有任何稿子。 关于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相关结构,早就深刻在他的记忆中想忘都忘不掉,自然不需要提前准备报告文件。 另外报告厅的电子屏幕也没开启,有的只是身后的几块白色写字板。 是的。 他今天就是要在这写字板上,使用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证明孪生素数猜想。 “尊敬的各位……” 伴随报告会正式开始,徐铭熟练讲完开场白,接着便进入到正题中。 “接下来的报告,将聚焦于多尺度解析筛法,与代数核心结构的融合优化。” “现在请允许我开始今天的报告。” …… “为将代数理论引入多尺度解析筛法,使其筛法工具更加精确扩大应用范围,我引入模形式和对称平方L函数等代数核心结构。” “定义尺度函数为对称平方L函数与高斯的卷积:” “Φ(s; x)=L(s,symf)·exp……” “△(x)=(loglogx)控制尺度分离。” …… “利用代数工具控制误差。” “筛法积分表示为……” “π(x)=1/2πi∫_r∑……Φ(s; x)·ds/s+误差” ……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,在徐铭的报告下,原本空白的写字板,已被大量数学公式和符号占据,而整个台下则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。 没错。 当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展露出来,前几排的教授很快便被吸引。 沉浸在其中的结构融合,和定理应用上面。 尤其卡茨和伊万尼克同属数论专家,又详细研究过徐铭的多尺度解析筛法,且听过一次相关报告会,因此其理解也更加深刻。 以至于能够揣摩出徐铭的想法和思路。 但也正因如此,才更加被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折服。 很快便忍不住拿出草稿纸推演。 待停笔之后满脸感慨。 “这场报告会果然没有让人失望,代数核心结构中的模形式和L函数,简直和多尺度解析筛法天生适配。” “徐铭构造的对称平方L函数,其解析延拓到整个复平面且满足函数方程,该L函数的系数a_p成功编码了素数分布信息。” “模形式的算子特征值,更是能提供正交振荡,可以天然抵消奇偶性问题。” “实在是太精妙了,两者属于最佳的结合。” “引入了代数核心结构后,多尺度解析筛法工具可以用于解决更多的问题,这将加快数论的研究发展。” 几人互相交流探讨之下,脸上都堆着喜色,知道这场报告会没有白听。 同时卡茨和萨纳克两位教授,更是长松一口气,原本还有些提起的心总算放下。 虽昨天从徐铭口中确认,知道其并未放弃数学,且还成功优化了多尺度解析筛法。 可他们毕竟没有亲眼见到。 仅出于对徐铭多尺度解析筛法的信任,便邀请世界顶尖数论学者过来参加报告会,若最终报告内容无法达到预期令人失望的话,对数学年刊来说也会带来信誉影响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