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他研究过徐铭的那篇论文,对多尺度解析筛法更是非常的看好。 仍存在着较大的优化空间。 所以并不担心,徐铭在会议上报告的问题。 相反他觉得,此次国际数论会议过后,徐铭在数论界的知名度会更高。 真正坐实数学界莫扎特这个称号。 关键由他带队和徐铭前往波恩大学的话,无形中便又加深了师生关系。 到时候他脸上也会非常有光。 毕竟谁又能拒绝,有徐铭这样的数学天才学生呢。 张鲁平更关心徐铭的数学水平提升,面对这种机会必然全力支持。 随即便接过田纲院士的话茬,专门对徐铭交代道。 “也好。” “有田院士带你参加,我就放心了。” “是导师。”徐铭点点头应声。 而接下来的时间,徐铭也不再迟疑,在田纲院士的指导下撰写邮件。 回复国际数论会议组委会。 表达自己会按时出席,并在会议上进行35分钟的特邀学术报告。 待忙活完之后,这才和田院士一起离开。 …… 转眼进入到三月份。 学生返校完,各专业课程也都步入正轨,每天按时去教室上课赶早八。 而如果讲哪个群体最为特殊,毫无疑问属于大四。 按照数院历年传统,基本上五月份的时候,便会集中进行毕业答辩。 这关系到能否正常毕业。 然到了这个时候,仍旧有很多人毕业论文都还没有撰写完毕。 在这种情况下,只能加班加点去赶。 因此如果在图书馆,看到面色沧桑盯着黑眼圈,抱着笔记本打字的人,那十有八九是赶论文的学长。 徐铭自然不用为论文担忧,更不害怕院里答辩。 加上关于国际数论会议的报告,也是胸有成竹,因此主要精力还是在北斗项目上。 不说真能解决卫星导航的多路径抑制,起码先把信息学科提升到3级再说。 但这天他却被严伟豪和高科拽住。 “铭哥。” “你可要帮帮忙啊这回,今年冯教授对毕业论文的要求提高不少。” “说怕我们答辩的时候丢他的脸,到现在大家论文都还没有过稿呢。” “再不完成估计真要延毕。” 图书馆自习室内,严伟豪同徐铭说着,从脸上神态和黑眼圈能看出确实被论文折磨的不轻。 话音前脚刚落,紧接着旁边高科便接茬补充。 “这几天我们都熬好几个通宵了,只能来找你请教。” 他们先前瞧见学校喜报,和未名社区内容,得知徐铭的毕业论文被数学年刊接受并发表,心里可谓是直接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。 尤其看到自己的毕业论文,却写的如此艰难,差点被打击到破罐子破摔。 况且他们三人还同属一个学习小组。 这差距未免太大了点。 最终为不过多打扰到徐铭,便只在手机上发送了短信进行祝贺。 然眼看时间越来越少,就快进行院内答辩,为不让自己延迟毕业,两人商议后决定向徐铭请教,也好早日把毕业论文给完成。 徐铭望向两人期待的眼神,对此不知道该说什么好。 关于今年本科毕业论文要求提高的事,他肯定了解到不少。 说起来还和他有点关系。 手握着一篇在数学年刊发表的毕业论文,届时答辩必然会大放异彩,无论导师还是学生脸上都能感到有光。 可要知道凡事就怕对比。 有徐铭的珠玉在,势必暴露出其他论文各种问题。 在如此情况下,如冯长平这样的教授,选择提高毕业论文的要求起码脸面上能过得去。 念头停留在这里,徐铭便不再保持沉默,当即点点头同意下来。 “我先看看吧。” 虽说他没给别人指导过论文,但以自身目前拥有的撰写论文水平,给出些建议想来还是没问题的。 而严伟豪和高科听到这句话,顿时眼冒精光。 连忙打开自己的论文。 接下来的时间,徐铭便针对两人的论文,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讲解。 指出错误的方向,以及需要修改的地方。 不得不说他在论文这块确实有天赋,听的两人如小鸡叨米似连连点头,脸上浮现出的表情逐渐兴奋起来,显然从中明确不少思路。 差不多持续两个多小时,才算给此事画上圆满句号。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,应该能在答辩前,完成修改通过冯长平教授的审查。 幸亏他们是在预约的自习室中进行,否则看到徐铭讲解毕业论文写作,估计来听课的大四学生能把房间挤满,。 当然这对徐铭来讲只算作小插曲,并没有把事情太过放在心上。 四月份的数院,最热闹的话题依旧是挑战杯。 不过主要人员变成了大一新生。 徐铭自然不会过多关注,周一早上经过信院刚好碰到郭昊强师兄,两人便结伴前往卫星联合技术实验室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