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望向已经重新忙碌起来的徐铭,蒋旭和朱志轩互相对视一眼面面相觑。 彼此都能从对方眼中,看出心里的震惊。 本以为徐铭是仍在撰写题目论文,为此他们还心生担忧生怕出什么问题,想着主动了解情况看能否帮忙。 结果他们听到了什么? 徐铭竟在竞赛开始的第一天,便已完成论文提交全部支撑材料。 哪怕自认为对徐铭的实力有着认知,但依然被这个消息给惊的不轻。 怕是拿着详细答案照抄,都达不到这种速度。 简直不像是正常人类。 只能说徐铭被大家喊作徐神,这带一个‘神’字是非常有道理的。 而在如此情况下,蒋旭和朱志轩陷入长时间沉默。 最终两人坐到一旁保持安静,不去打扰徐铭推导自己的毕业论文。 反正从某种程度上来讲,他们队伍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已经结束,安心等待时间截止回宿舍就行。 徐铭并没关注蒋旭和朱志轩的想法,随着他沉浸到斐波那契数的无穷性问题,手中水笔快速在空白的草稿纸上面划动书写出大量公式符号。 通过已验证成功的多尺度解析筛法,从复积分层面证明其无穷性。 甚至不夸张的讲,如果让其他人看到这幕,估计连公式都看不太懂。 就这样。 很快时间来到第三天的早上。 此刻距离官网提交论文的截止时间,大约还剩下两个小时左右。 徐铭再次熬了一个通宵,面前桌子上堆放着,大量写有复杂数学符号的草稿纸。 他本人则非但没有疲惫的感觉,反而变得兴奋起来。 “要证明斐波那契数存在无穷多个素数,核心目标是证明斐波那契数集合的密度足够大,从而推导出无穷性给此问题彻底画上句号。” “对于其中的皮萨诺周期性,会导致余项在d大时出现剧烈震荡的问题。” “刚好能使用多尺度解析筛法控制。” “k<1/2,得到正密度k=1。” “得渐进密度下界估计公式{n≤x:F_n是素数>>x/(logx)}” “即公式右侧随x→∞发散至无穷大,则得存在无穷多个斐波那契素数。” 放徐铭写完最后一个数学符号,终于停下动作,将水笔丢在桌面上,拿起写有结果公式的草稿纸,饶是再强行让自己镇定也难掩兴奋。 “我解决了斐波那契数的无穷性问题。” 自顾自低喃的同时,心中涌现出巨大喜悦情绪。 斐波那契数的无穷性问题,虽比不过数学界那些著名的猜想难题,却也在数论领域有着独特位置。 本只是对斐波那契数比较熟悉,想要验证自己多尺度解析筛法的实际效果,这才尝试去推导证明,未曾想竟进展的如此之顺利。 前后方一个多月的时间,便证明出结果,若消息传出必然会让数论界震惊。 同时这也让他对多尺度解析筛法更有信心。 甚至在证明斐波那契数无穷性问题时,他还发现此筛法仍有可优化空间。 若进一步提高筛法的余项控制和维数问题,或许能有希望将陈景润院士,对哥德巴赫猜想的1+2证明更进一步。 当然眼下尚且吃力。 “接下来的时间,该正式撰写毕业论文,参加答辩了。” 他可没有忘记自己的毕业论文,如今彻底完成核心理论的推导和证明。 后续只需像首篇论文那样直接撰写就行。 然考虑到高教社杯即将结束,看到就快八点,索性活动身体等回宿舍再说。 …… 伴随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落幕,徐铭他们吃完早饭刚走进宿舍,便见倪明杰从椅子上猛地窜起来,立刻开口询问起答题情况。 “哥几个咋样?” “有徐铭带队那肯定是没问题。”蒋旭闻言率先开口给出肯定回答。 朱志轩紧随其后惊呼道:“你猜我们用了多久答题?” “不是七十二小时吗。”倪明杰稍有些疑惑。 他本就是参加的高考并非保送生,又没主动接触此类数学建模竞赛。 所知道的情况比较有限。 想着既然大赛规定要在七十二小时内,那参赛队伍按时完成解题就行。 但下秒朱志轩给出的回答,却让他目瞪口呆。 “连二十四个小时都没有用到。” “这么快?”倪明杰顿时眉头高挑难以置信。 话音刚过便又想到什么,脸上堆出欣喜之色接话。 “看样子我的大餐是跑不掉了。” 他可还记得,先前让蒋旭等人拿奖后,去校外的饭店里面请客吃饭。 现在怎么看都是十拿九稳的样子。 徐铭则未参与讨论,连续通宵证明斐波那契数的无穷性问题。 这会儿也需要补充睡眠。 于是简短同几人打了声招呼,便躺到床上睡觉。 对大四的学生来讲,基本上没什么课程,刚开学主要是选择自己的导师。 尽快确定论文选题。 避免拖到下个学期影响答辩。 而如果没挑选到导师,就需接受院里的统一安排。 因此如果在图书馆看到,有人拿着笔记本电脑,时不时停下敲键盘的动作冥思苦想愁眉苦脸,那定然是正为毕业论文发愁的大四学长。 这其中也同样包括徐铭。 接下来十多天,徐铭的学习节奏相当规律,基本就是宿舍和图书馆两点一线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