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徐铭在郑以中教授办公室,待了近两个小时,这才起身离开前往食堂。 同郑以中教授在筛法问题上交流后,他对融合解析数论工具的思路更清晰,以至于走在路上脑海里面都还在解构相关筛法公式和步骤。 另外值得一提,数学学科经验也获得不少。 而接下来几天。 徐铭主要精力都在自己的毕业论文上,专注筛法优化的理论推导。 他对自己的方法很有信心,相信不用太久,便能完成相关证明初步进行实验。 时间进入五月份。 临近期中外加英语口语考试,讨论室甚至未名湖旁都能看到补习和练习口语的学生。 虽说口语考试并非必须参加,但对燕大的学生来说倒也不是啥难事,能多考一个证件肯定是好的。 …… “要不是被你们拉着,我都没打算考口试。” 203宿舍内。 早上大家边整理自己的东西边闲聊,其中以倪明杰的声音最为响亮。 今天是四级口语考试的日子,去食堂吃饭前要带上所需的东西。 倪明杰原本并无要报名口语考试的想法,毕竟他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并不涉及英语行业,但架不住寝室另外三个人全选择了报名。 最终只得跟着一起。 不过到底是参加高考被燕大录取,自然不存在英语偏科这种问题。 虽说口语不太擅长,突击练一下便足以拿证。 相反期中考试,倒是变得不怎么紧张,甚至都没怎么补习必修课程。 主要他们马上都会成大二学长,纵使身处燕大疯人院也早已摸清熟悉,在适应其学习强度和节奏之后,数学必修课程不说能拿到很高的分。 起码挂科率大幅度下降。 平时每周的作业习题,都能按时完成交给助教。 “反正口语考试时间比较短,多一个证挺好。”朱志轩接过倪明杰的话茬笑着补充句。 蒋旭闻言则突然想到什么,看向徐铭颇感惊讶。 “我倒是没想到,徐铭的口语竟也这么好,水准完全能够播报英语听力考试了。” 是的。 前两天他们突击进行口语练习时,几人算是头回听徐铭使用英语对话交流。 那标准且没有口音的话语刚传进耳朵,当场便表情凝固在脸上怔住,若非亲眼目睹是从徐铭口中讲出,都怀疑哪藏了个国外英语大师。 伴随蒋旭又提起这件事打开话题,很快便引起朱志轩和倪明杰两人的兴趣。 纷纷扭过头来参与讨论。 “谁说不是呢,徐铭一开口都把我吓一跳。” “以铭哥的口语水平,估计从初中就开始练了,真不知道还藏着多少优秀的地方。”朱志轩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神中满是崇拜之色。 高考英语成绩好,在大家眼中,是再正常不过的事。 连蒋旭这种数学保送生,英语都不算差。 可口语水平却完全不同。 毕竟高考对英语口语并无要求,加上时间用来学习其他学科提升分数都还不够,怎么可能会去花时间练口语。 哪怕让英语老师看到,都要被训斥不行。 偏偏徐铭是个反例。 以那么高的高考总分拿到理科状元不说,英语口语竟也这么变态。 说明高中是会抽时间练车。 这让他们大家觉得,徐铭每天学习的时间,恐怕还要更长才对。 说十八个小时应该是稍微谦虚了下。 “我现在都怀疑,徐铭是不是每天晚上不用睡觉。” “半夜从床上起来偷偷学习。”倪明杰嘴角上扬半开玩笑打趣了一句。 徐铭把大家的话悉数听进耳中,对此倒也没有保持沉默当闷葫芦。 他转过身玩味道:“每个人体质不同,强求不来。” 此话一出。 蒋旭等人瞬间陷入沉默。 心中暗自感慨,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为何这么大。 本来徐铭在数学和信息领域,已经表现出强大的天赋和优秀。 大家也早就熟悉。 结果纵使这样,还能突然亮出让人吃惊的表现。 简直如同一座行走的宝库。 很快几人拿好东西,结束话题后朝楼下走去,担任着宿舍长的倪明杰,锁门前则不忘最后提醒句。 “准考证都带了没?” 得到众人肯定的回答后,这才果断落锁。 前几天准考证刚打印出来时,大家便互相查看,发现都不在同个考场。 因此学五食堂吃完饭后,直奔候考区等待。 核验完考试证件,观看考试示例视频,等到距离开考前15分钟各自进场。 而在这里徐铭也看到了熟人。 除数院高班同学外,便是陈璐和室友程欢。 徐铭知道陈璐也想参加口语考试,因此并不意外。 趁未进场前,不忘过去打起招呼。 “数院和信院的掌上明珠,也参加口语考试啊?”程欢注意到徐铭有些意外的率先幽默询问一句。 自从上个月学校发布喜报,又加上未名社区论坛大家的热烈讨论。 她们哪怕是经管的,也早知道徐铭的事。 刚入学一个多学期,发表数学SCI论文后,又参与奥运核心场馆定位系统招标项目,且凭借无线通信顶刊一作论文帮燕大打败箐华团队。 这种天赋实属变态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