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谁有问题想和大家一起讨论的,可以主动起身。” 许崇兴这时空闲下来,身体靠在讲台上,拧开保温杯喝茶润嗓子。 随着他的话音在教室内响起,不到十秒的时间,便有人主动站起身询问。 基本能坐在这里听课的,都属于高年级学生,面对老师提问可不会有什么不好意思说法。 毕竟资源要靠自己争取。 除非一点没听懂,害怕提问的太简单,在其他同学和教授面前丢人。 徐铭自然也不会保持沉默。 好歹骑车从数院跑到这里,必须让价值最大化。 结合昨天晚上自己的研究和课上新想法,他组织好语言后当即站起身提问。 “许教授好。” “刚才您分析Reno算法的缺陷,我昨天用NS2模拟发现在无线网络环境下,Reno的快速重传会因信道码率触发虚假拥塞判断。” “就想结合Vegas算法的RTT预测,设计出自适应阈值方案。” 许崇兴回答完几位学生的提问,略显疲惫之色,可听到徐铭的话后却眼睛一亮。 “跨算法融合思路吗?” 但没等他进一步询问,底下却突然传来一阵骚动。 当有人失声喊出徐铭的名字,顿时引起其他人几句略显诧异的附和。 “他是数院的那个徐铭。” “上周未名社区讨论热度最高的人,怎么跑到我们信息学部来听课了?” “大一就发表SCI论文的天才,今个用于见到了。” “他总不能是想改学信息技术吧?” “贪多嚼不烂啊,不好好深入研究数学,干嘛要来抢许教授的课。” …… 徐铭好歹是两次在未名社区火出圈的人,起码在学校里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。 先前坐在那里安心听课,自然不会有人关注。 而站起身提问,便相当于直接吸引全班目光,被认出来那是再正常不过。 将周围响起的话语悉数听进耳中,徐铭却毫不在意。 反正又没有规定,数院的学生不能过来听课。 可他未注意到,讲台上许崇兴有些皱眉,似乎眼中还闪过些许失望。 许崇兴虽没见过徐铭,不知道具体模样,可那篇论文他却在张鲁平办公室看过。 对名字更不陌生。 虽然他承认徐铭很有数学天赋,但要说对信息技术算法的掌握,绝对只仅限于新生刚入学俩月的水平,不可能对拥塞控制算法如此熟悉。 主要每个人的精力有限,在数学上取得成绩,基本分不出时间再去深入学习其他学科。 并且绝大多数人,也都会选择在数学领域深耕。 这就好比刚学高等代数,就去听泛函分析,只会成个傻子愣坐在那里。 脑海中快速闪过这些念头,他对徐铭今天出现在这里的目的猜得差不多。 “难道是知道我没选他进奥运项目,特意想在课上引起我的关注?” 想到这里他沉声询问道: “你果真研究了跨算法融合?” 徐铭不清涛其中情况,未作停顿如实回答。 “我昨天晚上提前熟悉课程内容,发现问题后就花时间修改了一个混合控制器,只是虽在丢包率5%的时候吞吐量提升23%,但公平性指数出现了明显下降。” “你还融合算法写了混合控制器?”许崇兴有些分不清楚徐铭的真实水平。 同时不单单是他,底下很多高年级本科生,以及研究生都摇着头不相信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