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核心方法是找到一个代换,消除阻尼项,将其转化解构为更易处理的形式。 几乎是一口气列出完整的公式步骤成功证明。 “呼~” 整张试卷全部做完,把笔放下呼出一口浊气,顿时有种愉悦和成就感快速席卷而来。 抬眼看向墙上的时间,发现距离交卷还有半个小时。 尽管不像上回摸底考试提前这么多时间,但想到题型难度根本不在一个量级。 已经非常满意。 念头停留在这里,他也没打算等这半个小时,直接举手申请提前交卷。 “我交卷。” 伴随这三个字在教室响起,虽引起不少人关注,却倒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。 并未表现出多么吃惊。 同样坐在考场内的陆明哲,闻声先瞥了一眼,然后确认自己同样做到最后压轴题面露轻松。 “和我差不多的做题速度,果然徐铭这些天在物理上花了太多时间,数学状态比刚开学下滑了。” 然而讲台上的刘新杰,却是难掩震惊,短暂怔了两三秒才回过神下去收卷。 对于这张试卷的难度他再清楚不过,甚至开考前还尝试着去解。 结果做的那叫一个崩溃。 除了稍微不注意就会掉进陷阱,运算起来花费的时间更是堪称恐怖。 到后面不得不被迫选择放弃。 但现在徐铭不到交卷时间,便已做完了题。 “难怪会让导师这么迫不及待想收为学生,确实有些不敢置信的变态。” 他向徐铭走过去时,心中如此想着,暗自决定接下来必须抱紧师弟大腿。 没办法。 尽管都说数院不缺天才,可他在数院几年,还真没遇到过能和徐铭媲美的。 徐铭交完试卷便直接离开考场,下楼径直前往图书馆主打一个不浪费时间,切实做到每天学习十八小时。 而接下来的几天,基本上便是以考试为主。 除三门数学必修课程外,还包括大学英语物理,以及计算基础等考试。 直到周末过完才算彻底告一段落。 值得一提的是,因为徐铭的试卷比较特殊,并未和其他人混在一起。 这就使得徐铭的考试刚结束,当天试卷便已经送到张鲁平等几位教授面前。 共同进行批改打分。 在清楚看到试卷上的解题过程后,赵以中和冯长平两位教授饶是阅历丰富,脸上神情也不免有些震住。 甚至连张鲁平都未想到,徐铭追求的竟是满分。 另外同一时间,晚上徐铭回到宿舍,打开笔记本电脑照常登录邮箱,发现里面新多出一封来自对岸的邮件。 按耐住欣喜打开后,正是论文通过,被纽约大学理论与应用数学通讯期刊接受的通知。 这表示他的那篇,关于加权格拉姆矩阵新不等式的证明论文,将会在最新期的期刊上发表,对此他也第一时间把消息告诉了张鲁平教授。 毕竟他可还等着学院的SCI论文奖金呢。 …… 今天更新将近万字,求订阅,求月票,明天继续爆更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