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刘新杰的板书能力,并不比学院教师差,他转过身很快在黑板上写出一道经典例题。 “设数列{a_n}满足a_1=√2,a_(n+1)=……” “证明数列{a_n}的收敛;” “求极限min_(n→∞)a_n。” …… “大家先来看这道题,经典的递推数列极限题,下面我们采取黑板接力,轮流上台逐步推导步骤,然后再由全班共同讨论纠错。” 刘新杰回过身望向台下众人,嘴角上扬噙着淡淡笑容开口往下讲。 无论黑板接力还是一题多解,都属于数院习题课经常使用的讲题方法。 虽说压力巨大,但提升速度同样很快。 而事实证明正是如此。 几乎随着刘新杰的话音落下,除陆明哲和苏梦等对自己水平有些信心的竞赛生,其余人顿时不由得紧张起来。 目光牢牢盯着黑板上的题目信息,纷纷开始在草稿上演算起来。 主要若被点到名上台,却写出错误步骤,面子上挂不住不说还会影响到下个人。 至于此时的徐铭,则正埋头刷习题作业。 没办法。 连二十几道作业题,解答起来都感受不到难度,怎么看也无必要再去听讲。 相信刘师兄会非常理解。 反倒是陆明哲表现的很是积极,当即举手起身踊跃申请上台。 “刘师兄,我来写第一步吧?” “那就交给陆明哲同学。”刘新杰闻言瞥去目光,当即伸手把粉笔递过去。 另外值得一提,陆明哲并非只写出证明步骤,完事不忘面向大家多讲了两句。 “这道题是考察单调有界原理的应用,以及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,解题需要一定的代数放缩技巧来证明。” 他点明解题思路时,目光有意无意朝徐铭瞥去。 瞧见对方并未抬头后,心里稍感失望。 本想看到其生出战意也上台写出后面步骤,结果竟是压根没重视习题课。 而有着陆明哲率先打样,接下来教室内的氛围迅速变得活络热闹不少,作为竞赛生的苏梦甚至蒋旭都上台接力写出了证明步骤。 且通过全班一致认定正确。 然刘新杰却像是揣了什么心事,中间时不时把视线移动到徐铭身上。 奈何没有得到回应。 第(1/3)页